不早,刚好,再不做就有点迟了,会耽误青春。
为了说清问题,把中国教育体制来跟美国、英国的教育制度对比一下。
美国绝大部分大学本科,选专业很自由,入学后选课也很自由。美国本科的理念是假定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想好未来要干什么,他需要在大学里发现自我、寻找方向,本科教育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宽泛的教育、自由的空间。
英国(以及承袭了英式教育体制的其他很多国家)的中学生在高中时就大致确立了专业方向,学校和家庭会为此提供诸多辅导。英国的“高考”A-Level共需两年时间,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大学本科要攻读的专业,自己选读课程。较好的中学往往会开设20-30门以上的课程供选,而学生通常只要在第一年选修4门功课、第二年3门功课(是第一年课程的延续)。比如说,如果本科想读商科或金融方向,那么在A-level阶段就选择经济学、会计学、商务研究、数学等课程;如果将来想攻读建筑,那么最好就选择艺术设计、建筑学、数学、物理等。英国的A-Level,既是高考,又像大一。
而中国的教育体制是:
1、中国高中阶段像美国。不会过早涉及专业,学生也不需要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,大致分个文理科、埋头苦战高考即可。在中国,高考分数几乎是决定性的,不像美国的“高考”SAT,其分数在大学申请中并不占绝对比重。
2、中国本科专业的封闭性又像英国。一旦选定了专业,便限制得很死,换专业很难。虽然几乎所有大学都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,但大部分同学最终并没有成功的转换到自己想读的专业。自由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。
3、中国大学课程设置又有点像美国。英国的本科课程设置是直奔主题,跟专业不相干的课程相当少;而美国则专业锁定性很弱、很宽泛。中国的本科课程设置看起来有点像美国,但其实又不是,它会强行开设很多“素质类”课程、基础性课程,占去很多的学时,而结果就是:既不像英国那样干货满满、强攻Major,也不像美国那样广泛采撷、点燃火种。
残酷的现实是,如果一个中国的高中生跟随中国教育体制,高中阶段埋头高考、不问方向,他很有可能就会在高考后录取到一个自己不适合的专业、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向,这样的学生在大学里比比皆是。然后,因为转专业很难,于是不管他喜不喜欢、适不适合,他都只能在大学里含着泪把这个专业读完。若想有前途、在评奖学金-保研-留学-求职等环节提供优秀的绩点,他更得忍辱负重、违心地努力迎合。
这种悲剧,年复一年地在中国上演!无数少年的青春被蹉跎、人生遭践踏。于是很多选错了专业的大学生,大一就开始考虑考研的事儿,这实在有违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的初衷,但在学生而言,也是无奈之举。
然而,考研也越来越难!以热门的泛金融、大商科等专业来说,每个专业的竞争都属惨烈,学术硕士招生名额屈指可数,其中还有很多名额留给了保研生;即便是专业硕士,也有一定名额是留给保送生的;而动辄十比一、甚至几十比一的报录比,这还叫人怎么考?!
所以,在职业咨询中,笔者会酌情建议成绩好的同学力争保研、家境好的同学考虑出国读研。英美硕士是申请制,多申请几家,总归能拿到offer,并且有更多更适合的专业可以选择。国内考研几乎就是单打一,一旦没打中,调剂成功是小概率事件,这一年的准备就白废了。
那么,占比最大的、成绩中等无望保研的、家境一般无力留学的同学,怎么办?破解之道是:早早做好职业规划,学英国孩子早点确立专业方向,争取在高考时录取到自己相对适合的、感兴趣的、擅长的、未来社会需求又较广的专业,做好本科毕业即就业的准备,依然有可能创造成功幸福的人生!
一个学生,能早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,在中国都属难得,剩下的工作便是:在此后的学习中鉴别是否确属兴趣、确定之后精心培育兴趣、遇到困难后坚持兴趣、发现错爱后及时调整方向。
专业方向可以不是一个点,而是一个扇形的面:方向大约是一致的,但可以各有不同。比如数学,既可以是纯数学专业,比如各个大学里的数学系、统计系,也可以是计算机系里的计算机数学,还可以是经济学院的数量经济学,以及金融学院的金融数学、金融工程,保险学院的精算专业,等等。在并不偏离兴趣所向的前提下,依然可以给自己多一些选择!